Saturday, December 8, 2018

期待心是善、惡、或是無計?

期待心理,在世俗上一般要算是正面的,屬於善性、或無計。那是對於未來,所將遇到的好事情,才會有所希望期待;如果是壞的,當然不會有什麼好去期待的。

期待心理,所以在世俗上而言,給人對於未來的希望,而產生了奮發前進的動力,似乎也算是善性。但是理想的破滅(未得前戳破虛妄)、錯誤的期待(得到時當下相反)、絢爛後的平淡(得到後許久的平常),往往也容易帶來屬於惡性的心及造業。所以,對於結果的不如預期,就有所謂知足常樂、珍惜已擁有的一切,等等心態調整,來達成心理的平衡。這時,也可算是把惡性的心修正成無計了。

然而對於一個修習佛法的人呢?
期待心理,即是我見、散亂、放逸,等等煩惱心所,是屬於惡性。

未來的事情未可知,在猜想與幻夢中,產生種種虛妄不實的想像。
期待心理,帶來了妄想、胡思亂想,這就是散亂心。

期待心理,又是充滿了我相:不會有人去期待一件與自己不相干的事情。著我相,一者無法三輪體空,難以完善布施波羅蜜之行;二者即是加深了我見。

所期待,性是無計;無所謂善與惡。
能期待,性則屬惡;我相於中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