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本書XXX,這裡面,隱含著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。
很平常的一句話,一般世俗人卻習而不察其中的佛法之相。
只因為世人的遍計所執,所以就有了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。這些法相,不在金剛經裏頭,卻隨時隨處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的食衣住行裏頭。
這本書很輕:這裡就隱含著有<人相>
>> 對人類很輕,但是對小昆蟲呢?
>> 但是不具<我相>,因為只要是成人,不會只有我才認為輕,大家都覺得很輕。
這本書很容易、或困難:這裡就隱含著有<我相>
>> 對我很容易、或困難,但是對其他人呢?
這本書是曠世巨作:這裡就隱含著有<壽者相>
>> 過去沒有這本書,未來的人也不見得會同樣的評價。再如何的驚世之作,也是在當前的時空背景之下,所被評價出來的結果。
這本書是房山石經(or 這是本房山石經書):這裡就隱含著有<眾生相>
>> 有情、非情,佛性、非佛性,無非皆為法性。「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豈非清凈身?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?」
<這本書很輕>,這一句話:
隱含著<拿起來這本書>:依他起性,
認為或判定為<很輕>:遍計所執,
如實知道:圓成實性。
遍計所執,所以就有了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。以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了知諸法依他起性,來破除虛妄執著之種種相。若能如實知、如實證,即是圓成實性。
「這本書XXX」,非佛法,我說即是佛法,是名佛法。
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是佛法,我說即非佛法,是名佛法。
沒有書,也無人,也無我,也無金剛經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