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圓覺經>>
「如來因地修圓覺者,知是空華即無輪轉,亦無身心受彼生死,非作故無,本性無故。」
「善男子,末世眾生希望成道,無令求悟,唯益多聞,增長我見。
但當精進降伏煩恼,起大勇猛;未得令得,未斷令斷;貪嗔愛慢,谄曲嫉妒,對境不生;彼我恩愛,一切寂滅。佛說是人漸次成就,求善知識,不墮邪見。
若有所求,別生憎愛,則不能入清淨覺海。」
心得:整部圓覺經,即是行因地之法也。
無所求而求,亦是因地法行。
有所求而求
果中行。為了得果而行、而求,則是有相。
所欲求者,即是所得果。
別境之欲心所,則是邪欲。
無所求而求
因中行,為了因中清淨而行、而求,則是無相。
所欲求者,即是能生因。知有所得果,也知此果來自於所欲之因。但非為了果,而是為了因而行、而求;而果之得到與否,純依隨緣。
別境之欲心所,則是正欲。亦同於四神足之欲,能驅動勇猛精進之向道之心。
我們修行,是為了度過生死苦海,到彼涅槃岸。
此菩提涅槃,就是我們的最終所求之果。除此之外,皆無所求。
然而修行當中,必須深入體認到,我們還是停留在生死海之此岸。
此岸即是因地,彼岸乃為果地。
必須堅持心戒,遠離果相,觀於當下心,不離正念,深固因地止觀之心。
除了當下現在之心,過去、未來心通是虛妄,就算是正法、善法,也是攀緣之心。
打坐雖然也是追求著四禪八定,但是千萬不可於止觀當中存有得到禪定之心。
那樣就是有所得了。
自己現在就是在欲界,離色界、無色界遠的很。堅持心戒
只觀當下呼吸、不離正念。沒有過去、未來,沒有外境(家人、公司等等),也沒有佛國淨土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