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別再跟孩子說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這樣的話了!事實證明不是的>>
在70、80年代這一輩人中,很多人都是按部就班,本本分分地做著一份安穩的工作,即使生活艱苦,但是他們也能夠滿懷激情,一點一點地積累著。但是對他們造成衝擊和無法理解的是,那些在他們看來「無所事事」,不熱愛勞動的人卻在下海浪潮中迅速崛起,有的是在熟人的幫助下,投資房地產,最後輕鬆賺翻,成為社會上又名有地位的人。
因此,當我們的孩子問我們「一份耕耘,一份收穫」是什麼意思的時候,在跟他講只要我們肯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的時候,還要補充道,但是如果要成功的話,努力和勤奮只不過是一個一個條件之一,其次你還要從學會借用社會大趨勢,讓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與當時的社會發展趨勢相匹配。
《躍遷》這本書中提到一個詞叫做時代的「水性」,怎麼理解這個詞呢?我們舉個例子,說到游泳大家都知道,有的人能輕鬆駕馭,來去自如。有的人卻游著很吃力。這個為什麼呢?原因就在於每個人對「水性」的理解不同,即使身體再強壯,練習的時間再長也沒用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
要怎麼收穫,先怎麼栽
一分耕耘一分收穫
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
有意栽花花不發,無心插柳柳成陰
有所求而求:果中行。為了得果而行而求。
無所求而求:因中行,為了因中清淨而行而求。果是自然而得,不是強求來的。
比如一塊田,只有栽植西瓜種子,只會有西瓜的果實,要說不追求西瓜的豐收是很難的,也有自欺欺人的味道。說是在因地理努力,其實還是在求果地理的結果。
但是同樣一塊田,你也栽植了木瓜、香蕉等等,你就可以在全心在因地理努力,而不問結果。失之西瓜的東隅,也可以收之香蕉的桑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老法師一語道破“開悟”本質!修行欲成功,你需要先明白一個字:慢!
2”05: “如果你只在意禪修的結果,又如何有時間來關注到自己呢?”
2”32: “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專注做。放下一切有求有住之心。所謂因上努力,果上隨緣。”
6”25:”技巧性的東西,或許可以讓你走得很快。但基礎性的東西,卻能讓你走得更遠。"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